■11月18日,河北钢铁集团通过增持控股全球最大的钢铁贸易与综合服务商——德高国际贸易控股公司。
借船扬帆海外
对于河北钢铁企业而言,走出国门,可能会有种种不适应,而河钢恰恰是利用海外的资源,借船“出海”。
据了解,控股德高后,河北钢铁集团将充分利用其在国际钢铁和资源贸易领域的优势、通过德高全球布局的营销网络准确把握国际市场需求,突破生产企业与国际钢贸商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集团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协同销售。“通过德高直接为全球4.3万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延伸集团钢铁产业链至全球终端;利用集团与德高之间强大、稳定的贸易支撑,大力开展结构性融资,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德高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河钢将利用德高丰富的国际钢贸企业运营管理经验,为集团培训、输送国际化、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助力集团在非洲、欧洲、南美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战略发展,共同开发、占领新兴市场,形成协同发展优势。
双赢的选择
对于“出海”发展,也并不是河北钢铁企业的一厢情愿。
在评价河北钢铁集团与南非的合作时,南非驻华大使馆经济公使莫亚义说,南非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钢铁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南非投资建设钢铁项目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获利空间。“而河北钢铁集团是世界级的钢铁企业集团,熟谙钢铁工业发展规律,在钢铁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由河北钢铁集团依托已经取得的南非PMC矿山公司,在南非投资建设500万吨钢铁项目,完全符合南非政府工业振兴发展计划。”莫亚义表示。
河北力促钢企“出海”
除了河北钢铁集团这样的航母在寻求“出海”,河北很多钢铁企业都在谋求海外发展
河北省也在推进一批海外在建项目尽快投产。邢台德龙钢铁公司与泰国Permsin钢铁公司等3家企业合资在泰国安美德市工业园建设年产60万吨热轧窄带钢项目,抓紧工程建设实施和配套资金落实,争取2015年底前建成投产。
另外,河北省还在推进一批在谈项目尽快落地。如武安市永诚铸业有限公司与印尼力宝集团合资在印尼建设一期年产200万吨钢铁厂项目,争取2015年签订协议,2016年开工建设。
不仅是钢铁,水泥、玻璃(894, 12.00, 1.36%)都有在推进的项目。水泥产业中,重点推进冀东发展集团在东南亚和非洲投资建厂项目。玻璃产业中,重点推进耀华玻璃机械制造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贝特瑞(IFK)公司合资建设年产350万重量箱浮法玻璃生产线及年产80万平方米玻璃深加工项目。
分析
借鉴外省“出海”经验
如何推动过剩产能“出海”?一些外省经验也被纳入河北视野。
建立对外投资项目信息库、组织过剩产能企业与外贸龙头企业合作、加大对外投资政策支持力度……这是近年来,江西省推动过剩产能走俏非洲的一揽子经验。近年来,针对光伏、建材、轻纺等产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江西引导相关行业向非洲国家转移,成效显著。
专家指出,按照传统方式压减过剩产能,越往后越难,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唯有及早“出海”,才能变过剩产能为有效产能。
河北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出海”方向图
●钢铁:以东南亚、非洲和西亚国家为重点,鼓励我省钢铁企业将境外矿产资源开发与境外资源深加工相结合,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开发矿产资源,投资建设钢铁生产加工基地。
●水泥:以非洲、东南亚、南美和中东欧国家及地区为重点,建立境外水泥生产基地,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玻璃:以亚洲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及非洲国家为重点,鼓励和支持我省玻璃企业发挥技术、设计和工程建设优势,与当地企业、跨国公司开展投资合作,满足当地和周边市场需求。